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关于马拉松的印象,最早可以追溯到自己的高中年代的一部日剧<<同一屋檐下>>(没记错的话应该是1998年), 剧中的主角达也 (江口洋介饰) 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,在最后一集中的场景中:


所有的人都在关注着马拉松的转播,达也遥遥领先很久后,但终于因为旧伤复发开始落后。他的弟妹们不约而同地赶往现场,为达也打气。望着痛苦不堪的却没有放弃的大哥达也,大家在终点和达也哭着抱成一团。而达也参加马拉松的真实用意,是让伤痛来折磨自己,为了让自己足够坚强,坚强到可以去保护自己的弟妹们。

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
在当时看来, 马拉松对于我来说,无异是天方夜谭, 42.195km的赛道, 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但当今年11月8日以3小时55分的成绩跨过全马终点线的时候,一切又是显得那么的平静和正常, 没有歇斯底里的怒吼和励志大片般的凹造型拍照, 只有按部就班的拉伸,放松,赛后补给,领完赛牌,拿包走人.因为我坚信,只要我有勇气站上全马的起跑线,就一定可以到达终点,只因为我做了充足的5个月的准备。
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
回顾自己的跑马身涯, 始于去年的11月2日,同样也是上马,不过是半马, 当时在几乎没怎么前期训练的情况下, 靠着自认为不错的身体综合素质,“意外”的首半马以210顺利完赛,觉得马拉松运动不过了了。而后自认为突破2小时是水到渠成的事,但“意外”的在3月的苏半马和5月的上半马先后以211和214刷新PW(personal worst)。面对越跑越差的情形,几乎对跑马心灰意冷,失去热情。


究竟问题在哪里?

人在潜意识中,总喜欢衡量如何用最小的付出来换取一定的结果(或者目标),举个例子,半马破2需要至少X公里的跑量,至少Y速度的配速,那往往跑者就会跑满X和 Y就收工,为什么?因为额外的付出带来的收益不大(从经济学角度来说,即边际成本远大于边际收入)。既然目标是破2,那最好就是158或者159完赛,甚至是1小时59分59秒完赛,可以付出可以最小。但事实结果是什么呢? 苏马赛后的我,一直在不停的抱怨那几座桥,如果没有那几座桥就可以怎么怎么,到达18km时眼见破2无望,外加小腿旧伤复发,直接步行至终点完赛;上半马赛后的我,一直在不停的抱怨天气高温,如果天气凉爽就可以怎么怎么,到达17km时直接崩掉,走到终点创造PW。但是,马拉松运动从不听取任何借口,它只会用不停歇的电子时钟来无情的嘲笑你的软弱。
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
从今年6月开始,我开始系统地进行训练,一周四次雷打不动,LSD,间歇,有氧/混氧,科学有序的进行,而目标是不想再在半马破2的泥潭中纠结,直指今年的上马全马,经过7-8月的三伏天的自虐,9-10月的强化,并依靠抽签的幸运,最终在11月8日站上了全马的起跑线,虽然赛前一周持续咳嗽吃了些不该吃的药导致心率突增(现在想来还是很后悔),但最终还是达成了自己首马破4的目标。


“如果半马一直破不了2,那么就全马来破两次2。”这句话是我在40km开始冲刺的时候给自己鼓劲的话。如果说前半程的破2是突破了那个曾经爱找借口的自己,那后半程的破2,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。


本文作者:叶少敏

转载请提前与我们联系

BetterMan 2015.11.13


跑友分享 | 首马梦想

发表评论